剛認識一位在越南多年的台大學長,記錄一下心得(經同意可分享)。
學長在越南工作多年,攜家帶眷,當年學長遇過一個老台商講過,越南賺錢10個台灣人中,7個靠外銷2個賺華人錢,賺到當地人越南人錢的可能只有一個。他的經驗以及看法也是如此,內需生意不好做。
越南人均所得繼續大成長沒有問題,但所得還是太低了,所以外國人來作內需的都賠錢,開個飲料店,房租比台北貴,來客數也不見得多。而且越南很多人喜歡投機取巧,所以你在當地請的越南主管,都免不了偷錢、作假帳。開個酒店,媽媽桑有辦法一直開店,但都跟你說公司沒賺錢。如果你生意做起來了,這個主管會想辦法整碗拿走。
這裡貧富差距很大,平民消費的單價太低,但貴族消費又做不贏那些歐美日韓的大品牌,所以理財雜誌說什麼來越南掏金,都太片面。
但他認為利用這邊的便宜人力和土地成本來作外銷(因為FTA多),確實很好賺(雖然沒有以前好),所以學長看到做外銷的都還活得很滋潤。
我問起學長的當地生活,學長說他住的生活環境不比台灣差,但房租貴(20坪-30坪租金大概台幣3~6萬),不過人力便宜,傭人一個月大概一萬台幣。
政治狀況,由於民族性較短視,所以沒法等什麼要投資多年才能回收的產業,一定是要立即見效的,政府意識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,急需發展汽車業但效果仍需觀察。此外越南人很喜歡炒土地。目前政體是親中的北越派,但具體政策也很牆頭草。
至於投資,盡量不要來買房產,他們有一堆摩擦成本且外國人較貴,且會抽你油水,不然就卡死你(學長有個有趣的經歷,就是機車停在路邊被警察幹走,警察要紅包,給了就開心的說my bro),而且越南房產不能貸款,沒有槓桿的狀況下,報酬率不如股市。
要投就投這裡的股票,這裡的銀行、地產佔市值70%左右,學長接觸過一些企業,真的很賺錢,也高速成長,學長跟我講了幾家不錯的,但更簡單的做法,就是投VN30(他們最大的30家股票,類似我們的0050),裡面的成分股就是以金融地產為大宗。且每年至少都有15-20%的盈利增長。
但學長不建議買台灣發行追蹤VN30的ETF,因為有溢價且管理費高。所以疫情後有機會來越南玩,可以來開戶。
(下圖是多年前和學弟去胡志明市,看房子、開證券戶、吸笑氣XD)